心念不正切勿當官
孔子的學生子夏曾經說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一句話,由於時代的隔閡,因此古代的詩文不容易讀懂,有的甚至還會被後世的人誤解或曲解,因此「學而優則仕」這一句話,就被認為是中國知識分子通病之一,也就是子夏所說的這一句話正是「官本位」思想的源頭。而後世的人則將原文翻譯為子夏說:「做官還有餘力的人,就可以去學習,學習有餘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也就是說他將「仕」字翻譯成了做官,將「優」字翻譯成有餘力,而將「學」字翻譯成學習,如果是這種意思的話,那麼何謂「有餘力」呢?做官的人如果盡責的話,那麼每天要做的事情其實是做不完的,從主官所掌管之權責或幕僚自己所業管之業務,依計劃、執行、考核、缺失改進、修訂計劃再重新執行與考核,直至達到最圓滿之結果,那是不可能還有什麼餘力的去搞其他雜事的,但如果是一個混日子之官員的話,那麼什麼事情都得過且過,每天都閒著沒事幹,那是不是代表他有餘力可以去學習呢?因此這種翻譯是有問題的。
有人認為「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一句話之中所謂的「學」與「仕」其實是有相當關係的,也就是說「學」與「仕」其實是相輔相成的,試想:一個人做官之餘,還有精力和時間,那麼他就可以去學習禮樂等治國安邦的知識,這樣的話對於他治國將更有實質的幫助,相同的道理,一個讀書人在學習之餘,還有精力和時間,那麼他就可以去學習做官並從政,因為,一位品格高尚的讀書人,講究仁義道德,對於國家之事,也會盡忠職守,克盡職責,這樣所學習之知識又可以應用在造福廣大的民眾上,更進一步達到所謂「經世濟用」的理想。但事實上這些觀念都是錯誤的,為什麼呢?因為他認為學習禮樂就是一種治國安邦的知識,而讀書人都講究仁義道德,對於國家之事,也會盡忠職守,克盡職責,如果是這樣解讀的話,那麼「無官不貪」這一句話就不成立了。
在這個世界上有哪幾個貪官以前不是高學歷的讀書人呢?因此,「讀書人」這個頭銜其實不能跟講究仁義道德,對於國家之事,也會盡忠職守,克盡職責…等等的讚譽之詞劃上等號,因此「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一句話其實是另有其他的意思,以前我們後世之人也常將「大學之道」這四個字翻譯成大人的學問、大學的宗旨或是廣大的學問…等等的意思,其實皆是誤解或曲解「大學之道」這四個字真正的意思,「大」字即是目前的「太」字,「太」字是一個隱喻字,也就是「極大」與「極小」合為一個字,如果是以修行人能理解之語來說的話,那麼就是指「大無其外,小無其內」之意,因此「太」字其本意與「道」字相同,例如皇帝的父親是已經卸任的前任皇帝,我們一般稱為「太上皇」,維基百科對於「太上皇」的解釋如下:「太上皇,簡稱上皇,是東亞國家於實行君主制時期,一種給予退位皇帝或當朝皇帝在世父親的頭銜,通常給予的對象是在世但已內禪的皇帝,且退位皇帝和現任皇帝係同一政權的元首。」,如果現任皇帝非常尊崇太上皇,當然他的地位尊榮,全國上下對他無不恭恭敬敬的,但是如果現任皇帝不太搭理他,什麼事都不會經過太上皇的同意,那麼太上皇只是榮譽職而已並無實權,連太監都不一定會看得起他,這種包含極大與極小於一身之中即是「太」字之真諦,故太太、太監…等等之名詞皆有「太」字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大學之道的「大學」兩字不能解讀為大人的學問、大學的宗旨或是廣大的學問…等等的意思,而是真理與正道的別稱,因此凡塵俗世間所有的假知識與假學問通通都稱為「小學」,亦指凡人的學問之意,而超越凡人學問的真理與正道就稱為「大學」,故「大學之道」就是指「超越凡人學問的真理與正道」,其次再回頭來解讀「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一句話之真諦,這裡的「仕」字不能翻譯成做官,而「學」字亦不能翻譯成學習,所以這一句話真正的意思並不是指「做官還有餘力的人,就可以去學習,學習有餘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因此「仕」字應該解釋為「在各行各業中任職」而非單獨指做官,而「學」字亦應解釋為「參悟事物的道理」,另外「則」字應該解釋為「就能夠」或「就可以」之意思,因此整句「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真諦,就是說「在各行各業中任職如果仔細領悟就能夠參透其中所隱含之真理,若已經參透了真理,那麼就能夠到各行各業去任職而行事絕不會有所偏頗」,因此整句話的真諦,就類似於佛教所說的「解行合一」,「仕」字即是隱喻運用於所有日常生活當中的「行」,而「學」字則是隱喻理解所有事物中隱含之哲理,而「優」字則是極至之意。
那麼「解行合一」是什麼意思呢?一般而言修行若只是瞭解事物的道理,而沒有實際上去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那麼便只是解悟而已,並沒有在實際的日常生活當中獲得證悟,所以解悟之後一定要有證悟,那麼要證悟什麼呢?就是將我們所解悟的道理全部跟我們的生活融合成一體,如此才能證明我們所悟哲理到底能不能與真實的生活相印證,這種情形就稱為「證悟」。悟出道理就稱為「解」,實際證悟於日常生活當中就稱為「行」,解與行合一了就稱為「解行合一」,因此解就是行,行就是解,行解是一不是二,如果瞭解這個道理,那麼我們就證悟了。
居於這個道理,那麼我們就要先瞭解「讀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有人認為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求得學問知識和做人的道理,並且能培養自己高上的品德,所以每個人都必須讀書、吸收知識,並且活在智慧和充滿文學的世界裡,如此自己才能不斷的成長,那麼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讀書呢?難道讀書是為了要做大官?為了讓老師、父母高興?或為了賺大錢嗎?其實都不是,有人認為讀書有六種目的,第一種是為尋求知識而讀書,第二種是為尋求技能而讀書,第三種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讀書,第四種是出於感情的需要或情感的驅使而去讀書,第五種是為了尋求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目的與人生終極的目標而去讀書,第六種就是為了瞭解關於我們人應該怎麼去奮鬥或怎麼去向上而讀書,但是這些世俗之觀念仍然不是讀書的「真正目的」,為什麼呢?因為一個沒有悟道的人,他所求得的學問知識和做人的道理都是錯誤的,如此的話不是害人又害己嗎?
另外有的人認為讀書是為了讓自己的未來打好基礎、培養實力,因為機會只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倘若我們不讀書,那麼就等於已經放棄了自己未來的人生。因為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張充滿無限可能的白紙,因此必須靠著自己的能力,以實力的畫筆,揮灑勾勒出未來的理想輪廓,用經驗累積的水彩,抹上各式各樣的顏色,讓我們的生命,成為一張亮麗繽紛色彩的畫布。讀書可以使自己擁有高尚的品德,進而散發出優雅的氣質;讀書也可以讓我們有開闊的視野,不再凡事為個人的利益作著想,讀書更可以讓我們的心中充滿了愛,去服務更廣大的社會群體;但是這些觀點仍然都是世俗的看法,讓未來打好基礎是打好什麼基礎呢?培養實力是培養什麼實力呢?讀書讀的很好的人若未悟道,則對自己、社會、民眾與國家其實都是一種災難。
所以要瞭解讀書真正的目的就要先瞭解「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這一句話真正的含意,然後再依「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目之順序逐一去修持才能有所成就,「明明德」這三個字簡單的說就是「悟道」,「新民」這一個名詞簡單的說就是「改正自己以前那些錯誤的觀念與行為」,故「親民」是因為後人誤解了「新民」之本意而將錯誤的名詞傳至後世,而「止於至善」則是指解行合一之後所產生之圓滿狀態,但是要達到「止於至善」之目標雖然是依「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目之順序去修持,但是最重要的一個德目就是「格物」,如果這一個德目悟錯了,那麼一生當中不論是求學問或當官就會產生完全相反之結果出來,其嚴重程度可想而知。
那麼「格物」是什麼意思呢?「格物」有兩種解釋,但其最終之意義則完全是一樣的,格物第一個含意就是指去除對有形、有相的物質之煩惱與罣礙,而格物的第二個含意就是指窮究宇宙間萬事與萬物之真理,那麼為什麼這兩種含意解釋方式不一樣,但是其最終之意義卻完全是一樣呢?道理很簡單,人會感到痛苦或是心念不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窮究宇宙間萬事與萬物之真理,所以對物質之假相悟不透也看不清楚,因此產生了對那些有形、有相物質的執著心,因而導致自心之煩惱與罣礙滋生出來,若能去除對那些有形、有相的物質之煩惱與罣礙,那麼就悟道了,因為兩種解釋之結果都是說格物才能悟道,故說它們最終之意義都完全是一樣就是這個道理,那麼為什麼說:「如果格物這一個德目悟錯了,那麼一生當中不論是求學問或當官就會產生完全相反之結果出來」呢?因為一個人若沒有悟道的話,那麼就沒有辦法產生真正的智慧,若沒有辦法產生真正的智慧,那麼意念就無法澄明產生空相,意念無法澄明產生空相,那麼心就不可能正,心不正則無法修身,自身若不能正確的修持,則家就不能齊,自己的家都不能齊則他就不能治國,自己的國都不能治好則焉能讓天下太平呢?
從以上之分析我們再回頭來看看目前所要探討的「心念不正勿當官」這一個主題,所謂「心念不正」指的就是偏向佛魔、善惡、對錯、是非、有無之其中任何一端皆屬之,而所謂的「當官」指的不單是擔任公職之官員,而是所有參與公共事務之計劃、執行、考核、督導、採購、管理、指揮、監察者皆屬之,而所謂的「公共事務」指的就是包括政治、教育、經濟、宗教、慈善事業、軍事事務、醫務、工程、財物、餐飲、娛樂事業、農漁民或礦產事物…等等皆屬之,那麼,為什麼心念不正不要當官呢?因為心念不正的話就會造善惡之業,而造善惡之業就會阻礙自己的靈體解脫,阻礙自己靈體的解脫,就會使靈體不斷的輪迴,如此便會墮入生死輪迴之漩渦永無出離之一天,所以雖然有「人在公門好修行」之俗諺,但那是指心念端正不偏不倚之人才算是在修行,心念不正的人所造的業,比一般人更多、更快速也更難解脫。
為什麼心念不正的人所造的業會比一般人更多、更快速、更難解脫呢?道理很簡單,因為「無為」才不會造善惡之業,而從事公共事務之人不管是在人事、財物、福利、升遷、採購、工程…等等方面,無一不是有為之法,如此又豈能不造善惡之業呢?在人事運用上面,不管是提拔自己的部屬晉升或是妨礙自己厭惡之對象晉升,無一不是在造業,而民意代表替民眾處理請託之事,也很容易造善惡之業,為什麼呢?因為民眾請託之事若是合情、合理或合法,那麼又何需向民意代表請託呢?如果民眾所請託之事若是合情、合理或合法的話,那麼民意代表又何需去向官員關說呢?民意代表若不向官員去關說,則得罪了選民便會失去支持與選票,但是若要關說的話,那麼必定會影響別人之權益而造惡業,如此的話必然會產生兩難之困境,久而久之善惡之業障就會越造越多,越積越多,如此的話當了一任民意代表的期間,不就是為自己造了無量數的業障嗎?
其次各級公務人員在任職期間一定會碰到工程案,身為一個公務員難免有親朋好友在做有關工程之行業,就算親朋好友沒有人在做有關工程之行業,但是親朋好友中有可能還有他們自己的親朋好友在做工程啊!俗話說的好:「有了關係就沒有關係,沒有關係就要找關係,找不到關係就要拉關係」,總之商人平時都是在建立各種關係,以備需要的時候使用,否則平常的應酬目的何在呢?年節假日送禮的意義又是什麼?公司行號編列公關費、交際費之預算用途又在哪裡呢?因此公務人員在這個世界上處處都是陷阱,時時都有誘惑,那麼又有幾個人能經得起金錢、美色之誘惑而拒絕請託、關說、送禮與親情壓力呢?如果不能的話,那麼每天都在累積業障,又何時才能還清呢?
立法委員每天在立法院審理法案,每一個立法委員不是代表政黨、社團、工會就是代表某一個特定利益團體的利益,既然是代表某一特定團體,當然要維護該特定團體之利益,因此若任何法案對該特定團體有利益危害的時候,他們便會群起反對,但若對該特定團體有利之法案,則莫不舉手贊成,並召集利益相關的委員全力推動,因此這種私心之造作正是罪惡淵藪的源頭,老農派立委為老農爭取老農年金,工商代表之立委則為企業界打通各種關節,因此委員想盡辦法要砍軍公教退休人員十八%利息、年終獎金,有些人不該有的利益,那些政黨或委員為了選票拼命為他們通過新的法案,有的人應得之薪資被政黨或委員強行剝奪,但是這些恩恩怨怨會隨著時間被磨滅掉嗎?絕對不會,有其因必然會有其果,心術不正的政黨或委員一定會嚐到自己所種下之惡果,這個世界上如果能憑權勢去改變因果,那麼世界上便沒有所謂的「上帝是公正」的這一句話,所以心念不正的人千萬不要去當官,因為那只會拿磚砸自己的腳罷了。
一般人都有私心,中央與地方的行政首長又豈能例外,否則那麼多的蚊子舘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因此在政黨的惡鬥狀況之下,每一個執政黨都會為自己的下一次選舉著想,中央政府的重大建設預算不願意給反對黨或其它在野黨執政的縣市政府,當然在野黨執政的縣市政府,也不肯將預算投入到其他政黨執政的鄉鎮公所去建設地方,因此不需要建設的地方增加了許多的蚊子機場、蚊子漁港、蚊子體育館,而真正需要建設的地方卻盼不到任何的經費,所以有的工程尚未完全竣工但是卻已經剪綵了好幾次,而沒有人注意或重視的地方,就算工程已經全部完工了,但是地方首長也不願意露臉,因為那是前任的敵對政黨所爭取之預算,因此一定要徹底忽視它,以免替他人做嫁衣裳。
一任執政要四年的期程,每天都要開會,都要批公文,都要決策,但是地方首長與所屬幕僚,如果心念不正的話,那麼每天所批之公文與所決策之事項,哪一樣不是在造惡業呢?不要誤以為為自己的選民去爭取福利就是在造善業,心念不正所作之決策怎麼會有善業產生呢?雖然人在公門好修行,但心念不正在公門之中卻很容易造業,同樣的違建戶有的人被強制拆除,有的人舉報千百次也拆不了,無權無勢的人犯了法,沒幾天就被判刑送進監獄,有權有勢的人犯了再嚴重的法,在社會上逍遙自在也對他無可奈何,不能達到陰陽平衡之法律,不但沒有任何實質存在的意義,反而是製造民怨與百姓對立之禍源,不能公平審判之法官跟犯罪的歹徒有什麼兩樣呢?法匠就是指那些根據法條依法審判的人,而真正的法官是想盡辦法讓犯罪的人受到應得的制裁,也讓被害者與家屬感覺到冤情受到應有的平反,因此亂判案的法官何需要去讀什麼法律系,哪一個人不會亂判呢?但是要判的加害人與被害人都心服口服那是要靠智慧的。
從事公務人情關說難以避免,各種陷阱到處都是,而金錢與情色之誘惑也無所不在,更何況還有政黨取向與升遷的壓力呢?因此要做到大中至正、無私無偏的確很難,但是只要是自己的心念不正,則不管是偏善或偏惡都會造業,也不管是圖利自己或圖利他人也是會被業障所纏住,如此的話,則官當越久,則業障就累積越多,官位當越高則業障就越嚴重,如此的話靈體又如何能究竟解脫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