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宗教法門都無法度萬靈歸真

   何謂「萬靈」呢?所謂萬靈係指所有六道之靈體也,那麼何謂「歸真」呢?所謂歸真者係指認清娑婆世界之假相、假理而返回宇宙間那唯一真理或真相也,有某一些宗教法門強調說要「認理歸真」,「認理歸真」是一種正確的觀念,但是這一個名詞若是解讀錯誤的話,那麼不但修行人無法歸真,反而會使自己離真理越來越遠,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認為「認理」的「理」指的就是他們那一種宗教法門之教義,而「認理」的「認」字是指認同的意思,所以他們對「認理歸真」這一個名詞的解讀是「認同他們那一種宗教法門的教義才能悟出宇宙間那唯一的真理」,其實這是對「認理歸真」這一個名詞的錯誤解讀,有某一些宗教法門也強調說要「認祖歸真」,「認祖歸真」是一種正確的觀念,但是這一個名詞若是解讀錯誤的話,那麼修行人還是無法歸真,反而會使自己離真理更遠,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認為「認祖」的「祖」指的就是他們這一種宗教法門所供奉的神佛,其實這又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否則他們所供奉之神佛其祖先又是誰呢?因為那些神佛他們若沒有祖先的話,那又怎麼可能會有祂們呢?所以這些神佛仍然不是真正的祖,有某一些宗教法門強調說要「止迷歸真」,「止迷歸真」是一種正確的觀念,

但是若誤以為信仰他們的宗教就能止迷,那又是一種錯誤之思維,因為迷信那一種宗教之假理不但不能止迷,還反而會使他們自己更迷惑。

 

   雖然如此,但是每一種宗教法門都認為他們是在負責度萬靈歸真,這種說法到底是「真」還是「假」呢?要瞭解這些宗教所說的話到底是「真」還是「假」就要深入的再去探索事實之真相,首先我們要探討宗教能否度萬靈歸真這一件事到底是「真」還是「假」,就要先瞭解他們是用什麼方法在度萬靈歸真,是他們那些講經說法傳教的經師嗎?還是他們一己門戶之見的那些經典與教義呢?其實都不是,他們只是嘴巴說說藉以欺騙信徒罷了,他們一己門戶之見的那些經典教義與講經說法傳教的經師又哪裡有能力能度萬靈歸真呢?為什麼說各宗教法門一己門戶之見的那些經典教義與講經說法傳教的經師沒有能力能夠度萬靈歸真呢?道理很簡單,各宗教法門一己門戶之見的那些經典教義之內容本身即是假理,因此又怎麼能度萬靈歸真呢?而各宗教法門那些講經說法傳教的經師,他們講經說法所說的道理哪一句是真理呢?既然真理沒有文字相與語言相,那麼宗教那些經典教義內容與傳教者講經說法之內容又怎麼可能會是真的呢?既然自己都不是真的,那麼又如何能讓眾生知道什麼才是「真」?什麼又是「假」呢?可見能夠度萬靈歸真之主要關鍵因素,根本不是各宗教法門一己門戶之見的那些經典教義內容與那些傳教的經師講經說法所說的內容,而是另有所指,所以說每一種宗教法門自己所認為他們是在負責度萬靈歸真的這種說法,其實不是「真相」而是一種「假相」。

 

   為什麼說每一種宗教法門自己所認為他們是在負責度萬靈歸真的這種說法不是「真相」而是一種「假相」呢?道理很簡單,我們目前先不說各宗教法門的那些經典教義之內容與那些傳教的經師講經說法所說的內容能不能度其他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之信徒以及一般的社會大眾,就先討論那些具有文字相與語言相之宗教教義能不能度自己本身的信徒好了,那麼從古至今哪一種宗教法門的創教教主或是開宗宗師能舉例證明說他們的信徒是被他們自己的那些經典教義之內容與傳教的經師講經說法所說的內容度化而悟道的呢?佛教所舉的例子,基督教的信徒會相信那種現象就是悟道了嗎?而基督教所說的信徒悟道現象,佛教的信徒會承認嗎?不要說讓八萬四千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的每一門信徒都承認他們所舉的例就是代表悟道,就連讓其中任何一個法門之任何一個信徒相信都很困難,更遑論說讓其他所有的人都相信,例如說佛教淨土宗的這一個宗門常常向社會大眾舉例說,他們的某一個信徒因為念佛所以能知道何時往生或笑著往生,有時候更舉例說某一個信徒因為念佛之緣故所以往生多少天其屍體發出一股清香,而且遺體非常的柔軟,跟沒有往生之前一模一樣,難道這就是佛教淨土法門所說的「悟道」或「歸真」嗎?那麼請問這些人他所悟的「道」到底是什麼「道」,所歸的「真」到底又是什麼「真」呢?連道都不瞭解的人怎麼可能會悟道呢?連真都搞不清楚的人他們又怎麼可能歸真呢?不是嗎?

 

   還有的寺廟將其死亡之住持放在缸中若干時日,然後在打開的時候說他們的某一位大師已經「坐缸成佛」了,坐缸若能成佛,那麼磨磚當然也能成鏡了,連什麼是「佛」都搞不清楚的人還說他們是在學佛,真是笑掉社會大眾的大牙,佛像是「佛」嗎?如果連佛像這種相也稱為佛的話,那麼請告訴社會大眾,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如理實見分第五所說的:「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這一段經文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有相的「相」難道不包括佛像與坐缸取出來的那些大師屍體嗎?「佛」字是覺者的意思,坐缸取出來的那些大師屍體,能證明他們是覺者嗎?反過來說一個修行人是否是一個真正的覺者,他們需要坐缸、防腐、塗金漆並暴露在寺廟中供人觀賞嗎?這是商人行銷寺廟知名度的錯誤心態,更是標準的凡夫俗子行徑,連基本的修行基礎都還談不上,更不要說是悟道、行道與成道了,這些人的心態還在三界最底層的欲界與色界中,更遑論說他們的心能跳脫出三界之外,並遁出五行的生剋之中。

 

那麼天主教有一些信徒或教宗被封聖,是不是代表他們都已經悟道了呢?非也!信徒被教庭封聖之主要條件包括了神跡、愛德與品行等幾項,愛德與品行都是一些表相的特徵,那些都是可以偽裝出來的,表相的品德不是真品德,真正的至德是無德的,若是能讓世人見到有德的表徵,那麼那些德皆是一種假德,至於「神跡」?何謂「神跡」呢?所謂「神跡」是指無法用人們的常識所解釋的而歸於神的作為的一些現象,也就是來自超然力量的作為,那麼目前在臺灣社會與宗教之中非常普遍的托夢、乩童降乩、手指識字、聽到他人聽不到的聲音或是看得見鬼魂之身影等等的異能,算不算是神跡呢?但是神跡跟悟道與歸真又有什麼任何的關係呢?被教庭封聖的天主教聖徒,就能代表說他們已經悟道了嗎?或是說,一個有神跡的人,就代表他們已經悟道了嗎?或者說一個愛德與品行都很好的人,就代表是他們已經悟道了嗎?非也!根本沒有悟出真正的道,他們都還在凡塵俗世中的欲界與色界裡面跳脫不出來呢?

 

有的宗教法門認為頭顱中間有一個洞就代表是成佛了,這是什麼理論呢?成佛跟頭顱的中間有一個洞又有什麼關係呢?一個頭顱中間有一個洞的人,他到底覺悟出什麼道理出來呢?為什麼不告訴世人說他已經悟出了什麼道理,而要炫耀說他們的頭顱中間有一個洞呢?釋迦牟尼佛已經悟道而成佛了,那麼祂的頭顱中間有一個洞嗎?當然沒有,頭顱中間弄一個洞出來,這是標準的宗教噱頭,更是動心起念有為法的一種末法,與真正的修行實有霄壤之別,修行人若還以這種末法向世人炫耀他們的修行成就,那不是跟幼兒園的兒童拿到一百分的考卷跟父母炫耀一樣的幼稚嗎?有的宗教法門以禪坐中有什麼樣異於常人之感覺,或看到了什麼顏色的光來做為他們悟道的證據,這又是什麼謬論呢?「悟道」是指悟出宇宙間那唯一之真理,「行道」則是指以道心及道行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使任何衝突之事情都能獲得圓滿之解決,而「成道」則是悟道與行道能解行合一而得到最圓滿之結果,弘法利生是宗教的語言但卻不是事實,因為弘法的結果不見得能度化眾生,反而有可能導誤眾生,所以弘法不見得能利生,有可能還會害生,為眾生受苦也是一種欺騙信徒的宗教語言而非事實。

 

為什麼說:「為眾生受苦是一種欺騙信徒的宗教語言而非事實」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一個已經真正悟道的人,他的心本來就是會呈現出一種靜寂、涅槃與如如不動的本性狀態,他怎麼還會有「痛苦」或「不痛苦」這種凡夫俗子的煩惱與罣礙呢?就算是看到眾生的任何苦難,他的清淨之心也不會有什麼「痛苦」或「不痛苦」之感受,而一個沒有真正悟道的人,他的心是凡夫俗子之心,所以看到眾生苦他也會感到痛苦,這是凡夫俗子的「慈悲心」,而不是一個真正悟道的人之「大慈大悲心」,具有慈悲心的凡夫俗子其心本身就經常會感到痛苦,因為無法解脫也,所以他們不是「代眾生受苦」而是「他們本來就應該苦」,所以說「為眾生受苦是一種欺騙信徒的宗教語言而非事實」即是此意,有一些宗教法門甚至於還有什麼「替萬靈蒼生祈福」或「為萬靈蒼生禱告」等等欺騙社會大眾之廣告言語,古代的皇帝在乾旱的季節裡,便會在什麼天壇或地壇設壇來祈雨,那是一種統治百姓的手法,只是在安定民心與欺騙百姓罷了,大自然下不下雨,若能聽由皇帝與寺廟道士、法師的祈禱來決定,那還能夠稱為大自然嗎?有人認為集中眾人的念力就能改變天意,這種人對大自然太不瞭解了,所以才會有這種的痴心與妄想。

 

「佛不能度人」這一句話,不是指因為有一些眾生與佛無緣之緣故,也不是說有一些眾生不願意接受佛的度化,而是說佛根本無法度任何的人,有人說佛陀曾經說過佛法有三種不度者,所謂「不度者」實非佛陀不願意度化他們,而是這三種人以佛法之佛力也無法度他們,佛陀所謂的「三不度」一為無緣者,二為業重者,三為不信者,此三種人是無法以佛力來度化他們的,事實上這種解釋根本就是誤將「佛」這個字當成了釋迦牟尼佛,這樣的解讀根本就偏離了佛陀所說的本意了,古德有云:「經是佛言,禪是佛意」,經文之內容都是方便之說,並非佛陀講話之本意,悟出佛陀所言之語的第一義諦才是佛陀說此話的真正意思,例如「與佛無緣者」這一句話,人人都具有佛性,人人本來都是佛,難道還有與佛無緣之人嗎?因此「無緣者」這一句話的「緣」字不能當成緣份來解讀,否則釋迦牟尼佛滅度二千五百多年了,那些與他沒有緣份的後代之人通通都是「無緣者」,通通都不能得度了嗎?或是說全世界除了佛教徒之外其他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的修行者都無法得度了嗎?這樣的解釋根本大錯特錯,我請問大家,目前世界上有好幾億與佛有緣的佛教徒,迄今為止全世界又有哪幾個人得度了呢?可見「無緣者」這一句話的「緣」字不能當成緣份來解讀,而要當成因果業障來解讀,「佛」字是指覺悟的意思,因此「佛度有緣人」這一句的意思是說有因果業障的人要自己去覺悟,而「無緣者」是指沒有因果業障的人,既然沒有因果業障就表示他們已經覺悟了,所以這種人不用再度化他們了。

 

而「業重者不能度」這一句話的意思,不是說某一些人的業障太重了,所以就算是釋迦牟尼佛以佛法之佛力也無法度化他們,這都是亂解釋經文的原故,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一念覺眾生是佛」,一個業障再重的人,只要他一念覺悟的話,那麼他們本身就已經是佛了,所以哪裡還有什麼因為業障太重而佛不能度的人呢?事實上「業重者不能度」這一句話真正的意思,就是說有一些人因為心中之罣礙還很多,所以到目前還沒完全覺悟,另外「不信者不能度」這一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某一些人不相信佛法,所以就算是釋迦牟尼佛以佛法之佛力也無法度化他們,這也是一種亂解釋經文的現象,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如果說不相信佛法的人佛陀就不能度化他們,那麼我請問大家,目前世界上有那麼多的人相信佛法,那麼每一個人都得度了嗎?所以「不信者」這三個字不是指不相信佛法而言,而是指對自己爾後真的能覺悟根本沒有信心的人就是「不信者」這三個字之真諦,既然他連自己真的能覺悟一點信心都沒有,那麼這種人怎麼能夠很用心的去參悟真理呢?所以佛陀所謂的「三不度」並非一般佛教徒所解釋的那一種表相意思,而是另有更深一層之含意。

 

「佛不能度人」這一句話旨在告訴世人說:「唯有自己才能度自己」,如果自己的悟性低、道根淺的話,那麼就算是整個宇宙之間的所有佛或菩薩親自來為我們一個人講經說法,都不可能讓我們得到度化的,更不要說只有釋迦牟尼佛一尊佛而已,世尊在靈山法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一人破顏微笑,此段乃是「拈花一笑」的出處,那麼這種現象到底是釋迦牟尼佛度化了迦葉尊者他一人或是釋迦牟尼佛導誤了其他在場的數萬人呢?其實都不是,而是迦葉尊者他自己度了自己,而其他在場的數萬人則導誤了他們自己,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萬靈蒼生的肉身之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他們靈體法身之慧命是無限的,靈體每一世投胎附著於物質肉身上,都是一次悟道的機會,有的人每一世投胎都拼命的修行,所以靈性上所附著之濁氣、煩惱與罣礙就越來越少,故久而久之便能明心見性。但是有的人不思此途,每一世投胎凡塵不是吃喝玩樂、嫖妓宿娼就是胡作非為、作奸犯科,所以濁氣、煩惱與罣礙越附著就越多,故久而久之便頑冥不化,有的人別人勸他們修行,他們會說:「修什麼,只要我不犯法就好了」,有人則說:「時間用在遊山玩水都不夠了,哪裡還有時間修行呢?」,故迦葉尊者今日之悟到不是突然造成的,而是累世修為之結果,這不是他自己度了自己嗎?

 

所有的修行人都知道「執著是修行人最大之障礙」這一句話,但是社會上八萬四千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的所有修行人,哪一個人能主動跳脫出他們目前自己所修行法門那些經典教義內容,與宗教儀軌之執著呢?無上大道哪裡有宗教?哪裡有宗門?又哪裡有派別呢?根本就沒有,那麼,目前各宗教法門那些經典教義內容與宗教儀軌跟真正的道有什麼關係呢?佛教的信徒要將佛理誤當成真理,或是基督徒要將聖經的內容當真理,那是自己執著的緣故,當然不能悟道,如果這些信徒稍有一點真正想修行之念頭,他們自己可以先捫心自問,為什麼佛教徒會說佛教三藏十二部經的那些內容是真理,而基督徒也說《聖經》的內容是真理,那麼,這些完全不同觀念之內容到底哪一種內容才是真理呢?如果佛教徒認為說佛教三藏十二部經的那些內容才是真理,那麼自己也應先反問說:「為什麼基督徒所說的聖經,那些內容不是真理而只有佛教三藏十二部經的那些內容才是真理呢?」,到底我們自己瞭解不瞭解何謂「真理」呢,否則為什麼佛教的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他會說:「諸佛妙理非關語言,無有文字」,如果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所說的話沒有錯,那麼具有文字相的佛教三藏十二部經之內容又怎麼可能是真理呢?如果佛教三藏十二部經之內容真的是真理的話,那麼講那一句話的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就根本沒有悟道,佛教徒又怎麼能稱他為佛教禪宗之大師呢?諸如此類的疑問,佛教徒有認真的去思考過嗎?如果沒有的話,那怎麼算是真正在修行呢?

 

有些宗教法門的傳教者教導信徒要信、願、行,這根本就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他們認為信、願、行是修行淨土法門的三資糧,那麼,什麼叫資糧呢?他們認為就好像說我們要到一個地方去旅行,先要預備一點吃的東西,這叫糧;又要預備一點錢,這叫資。「資糧」就是指我們要到目的地所吃的糧食和所需要用的錢,因此他們認為世人想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話,也要有三種資糧,而這三種的資糧就是信、願、行,這是外行人在講外行話,修行之目的不是為了追求有,而是要徹底的返回虛無,何謂清淨心、靜寂、涅槃與無為,就是要一念不生、諸緣息滅或一念不起才能達成,這些宗教法門的傳教者不但沒有教導信徒們要斷絕所有之思慮,不要動心起念,還要信徒們準備信、願、行這三種的資糧,根本是背道而馳與本末倒置,難怪說那些信徒永遠無法脫離輪迴,佛教三藏十二部經的那些內容根本不是真理而是假理,假理就是邪說異端,所以信徒不但不能「信」,而且還要徹底的「疑」,為什麼呢?因為修行是為了「求真」而不是去「信假」,如果所信的源頭已經不是真了,那麼爾後的願與行怎麼可能會是真呢?這正是為什麼蓮花法會上只有迦葉尊者一人悟道之主因,因為其他的人都被假理困住了。

 

每一種宗教法門的傳教者皆要求信徒「依教奉行」,這種錯誤的觀念就是在殘害信徒而且讓信徒永遠無法悟道之罪魁禍首,每一種宗教法門都要求其信徒一定要依教奉行,那麼各宗教的信徒奉行各宗教的儀軌,各宗門的信徒奉行各宗門的儀軌,各派門的信徒奉行各派門的儀軌,那麼請問道在哪裡呢?他們每一個信徒都在教門、宗門與派門之內的小框框打轉,就如同井底之蛙一樣,何日才能跳出井外來看看真實的世界呢?密宗黃教的信徒,每日所聽經聞法之內容或是每日早晚所依教奉行之儀軌,不都是密宗黃教自己的東西嗎?這就是「道」嗎?道就只有這麼一點點的能耐嗎?同樣的道理,密宗花教的信徒每日所聽經聞法之內容或是每日早晚所依教奉行之儀軌,不也都是密宗花教一己的東西嗎?他們一生都依教奉行之結果悟道了嗎?當然不可能悟道,連密宗黃教或密宗花教自己的東西都無法搞懂,更不要說瞭解密宗了,密宗的經典教義與儀軌不瞭解,那更不要談去瞭解禪宗、淨土宗等等的其他宗門了,就算佛教所有宗門的經典教義與儀軌通通都瞭解了,那麼是否就代表他們已經悟道了呢?還早的很呢?佛教這一個教門跳出去,還有其他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的經典教義與儀軌等著他去瞭解呢?如果這樣修行的話,那麼此人永遠都不可能悟出真道來。

 

那麼,整個娑婆世界之中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度萬靈歸真呢?首先就是要先拋棄社會上八萬四千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那些邪說與異端,並且認真的學習釋迦牟尼佛、老子、耶穌、孔老夫子與穆罕默德等等的古聖仙賢,他們在沒有任何宗教法門的那些經典教義可以看之前,他們到底是如何悟道的,而他們所悟的又是什麼道呢?大家都知道「道不可須臾離也」這一句話,所以千萬不要跑到寺廟、教堂、佛堂、禪堂或道場等等的假道場去修行,那些地方都不是修行的重點,也不要去執著到底要不要吃素、要不要出家或要不要放生,因為那些有為法都跟真正的修行毫無關係,而要從自己的心作為下手處,將污染與遮障自己本性的那些慈悲心、仁愛心、慈愛心、是非心、佛魔心、側隱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不忍人之心、愛慾心、同情心、分別心、比較心、執著心、貪婪心、嗔恨心、癡迷心、貢高心、我慢心、慳吝心與嫉妒心等等的人心、煩惱與罣礙全部去除掉,如此的話我們的本性便會自然的顯露出來,自性顯露出來之後說任何的話或做任何的事都「率性而為」,如此的話就不會有善業與惡業之糾纏,使我們去墮入生死之輪迴,這種情形就是得到了大自在與大解脫,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就是我們度了自己,人人都能自己度自己,自然就會達到「萬靈歸真」之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素還真 的頭像
    素還真

    無上大道 部落格

    素還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