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悟與假悟
修行若是沒有悟道的話,那麼有修行還是等於沒有修行一樣,相同的道理,悟道之後如果沒有行道與成道的話,那麼就算自己是一個已經悟道的人,但是又有什麼意義呢?因此成道是修行最終也是最究竟之目標,那麼成佛是不是就是等於成道呢?非也,成佛的人是一個覺者,但卻不是一個真正的悟道者,他們只是瞭解與圓滿了出世之哲理,而達到清淨心而已,並非是已經悟透了宇宙間那唯一之真理,因此成佛的人其實是尚未悟道,所以當然也無法行道與成道,那麼成聖的人他們已經悟道了嗎?非也,成聖的人他們只是瞭解與圓滿入世之哲理而已,他們的心根本尚未解脫,因此他們並非是一個真正的悟道者,但是每一個宗教法門之中都有一大堆的活佛、上師、金剛上師、上人、開悟的人或聖人難道他們都不是一個已經真正悟道、行道與成道的人嗎?那就不一定了,但是我們可以從幾個地方來檢驗他們是否已經真正悟道、行道與成道,第一、凡是只有瞭解某一種宗教的個別教義而否定其他宗教法門的教義者,此即是未真正成道者,第二、看不懂自己修行法門以外的其他宗教法門之教義內容者,也是一個未真正成道者,第三、自己所悟之哲理若不能同時也參透其他政治、經濟、教育、科學、社會學、法律、文化…等等諸領域的實相者,則他們仍然不是一個真正的悟道者。
真正的悟道者是指那種「一理悟通而萬理皆能悟徹的人」,因為整個宇宙之間只有一種真理並無其他的真理,所以其他的理皆是假理,皆是普普通通的世間理而已,那一種理不需要悟,稍有一點點智慧者即能瞭解,故只有瞭解佛理而不知道什麼是「唯一真神」或「唯一真主」等名詞之真諦者,這種所謂開悟的人其實是假悟的人而不是一個真悟者,有的宗教法門其信徒否定創造宇宙萬物創造者或主宰宇宙的這種宇宙真正的主宰者,那麼這種人根本沒有悟道,他們只有瞭解自己宗教一已的門戶之見而已,而不是說他們已經真正悟道,明心見性不是悟道,明心見性所見的只是清淨心的佛性而已,連世人的本性都尚未觸及,更遑論說他們已經悟了道,至於說涅槃、靜寂之心,那是指佛心不是指道心,只有佛心的人他們只能成佛但是還不能成道,而具有道心的人,他們才是真正要修行的開始,並不代表他們已經悟了道,所以有些宗教法門說他們的信徒在打坐的時候看到什麼白光、紫光、紅光或金光,這種仍然沉迷於幻相之中的人,連「即相離相」的功夫都還沒有,所以連道門都尚未觸及,因此他們離道還有很遠很遠的距離。
修行人是否真正的悟道,不但關係著他自身靈體是否能夠真正解脫並獲得大自在,而且還影響到他們是否能以正知正見啟發其他眾生之靈性,因此對世人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我們都知道每一種宗教法門都認為他們的開宗宗師或歷代祖師皆是已經悟道的人,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為什麼呢?第一、一個真正悟道的人他們知道真經無字、真道無言、真悟無語,因此他們根本不會去開什麼宗或立什麼派,為什麼呢?因為開宗立派離正道越來越遠,再說真理根本沒有任何的文字相與語言相,因此他若是開宗立派之後,他要跟信徒說什麼呢?要讓信徒看什麼經典呢?既然真理根本沒有任何的文字相與語言相,那麼對信徒留什麼經典與講什麼道理都是在導誤信徒,第二、不管修行人創什麼宗教或是開什麼宗、立什麼派,那都是用小框框將自己門派與其他的宗教法門區隔開,此種現象就代表此人根本還悟不透真理其實根本沒有任何的宗教、宗門、派別與脈系之分的,所以此種修行人其實連道門都尚未觸及,更遑論說他們能悟道、行道與成道。
因此宗教自己所說的開悟其實根本就是沒有悟,可能連什麼是真正的悟道都還搞不清楚,更遑論說他們能夠行道與成道了,宗教自己所說的開悟其實完全只是宗教一種招攬信徒、勸募善款、接受供養、籌建寺廟或欺瞞社會大眾之噱頭罷了,宗教所說的「覺」其實是覺知而不是悟,因此觸覺、感覺、發覺、驚覺…等等都是覺,但是覺並不就是等於悟,「悟」也有開悟、證悟、醒悟、覺悟、頓悟、領悟、解悟與悔悟…等等不同的悟,但是那些悟都只是片斷現象或短時間的假悟而已,並不是真正的悟,因為真正的悟是指「悟道」的悟,也就是說能夠參透宇宙間萬事與萬物之真相的這種悟才是真悟,就如同理有很多種的理一樣,理有佛理、道理、事理、倫理、物理、哲理、推理、紋理…等等的理,但那些都是世俗的理,而不是宇宙間那唯一之真理,另外道也有很多種道,例如人間道、孝道、夫妻相處之道、婆媳相處之道、柔道、劍道、跆拳道、空手道…等等不同的道,但是天下無二道,所以所有的道其道體皆是一致的,但是道之用卻各有所不同,道用於夫妻之間就是夫妻相處之道,道用於長輩或父母之間就是孝道,用的地方雖然不同,但卻都是同一種道也,此處所謂的道即是指真理也。
至於「佛」是印度語「佛陀」的簡稱,在中國文字中就是「覺」的意思,但是此覺與普通所說的覺不同,而是一種妙覺,因為常人所說的覺多都是錯覺,而佛這個字所隱含的覺乃是對一切事理,能真正證明的實智,因此任何人若能證得這種實智就是佛。「佛」這一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它是智能與覺悟的意思。但是當年為什麼不用「智、覺」這兩個字來翻譯,而採「佛陀」這個音譯呢?主要是因為佛陀兩字的含意,是無限的深廣,我們中國字彙裡的智、覺二字不能夠全部包括,因此,就採用了音譯,然後再加以批註。佛教徒認為「佛」這一個字,有體與用兩方面,從佛的本體上來說指的是「智能」,但從佛的作用上來講則是指「覺悟」,因此佛教徒認為就體上來講,智有一切智、道種智與一切種智等三種,那麼什麼是「一切智」呢?如果用現代哲學的名詞來說的話,就是指正確的瞭解宇宙的本體,這樣的智能,在佛法裡就稱為「一切智」,那麼何謂「道種智」呢?所謂「種」是指種類繁多的現象,宇宙之間的現象、種類是無量無邊的,而這許許多多的現象,又是怎麼產生的的呢?其現象與過程又是如何?其後來之結果如何?能夠正確明瞭這些宇宙萬象的智能,叫做「道種智」,那麼何謂「一切種智」呢?一切種智就是指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圓滿的明瞭,沒有一絲毫的迷惑,也沒有一絲毫的差誤,這樣的智能,叫做「一切種智」。
佛教徒都認為佛陀已經具足了這三種智,並由這些智能所起之作用,因此佛陀當然對於整個宇宙與人生的真相,能夠得到完全正確的瞭解,所以如果具備了這三種智能所起之作用就是大覺,大覺就是開悟,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佛陀所謂的悟其實只是一種「自性的覺悟」,並非是悟出宇宙間那唯一之真理,因為不是悟出宇宙間那唯一真理,所以佛陀根本沒有瞭解宇宙真正的本體,更沒有瞭解整個宇宙與人生的真相,佛陀只是覺而已,他並沒有悟,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世人之本性,本來是極清淨、涅槃與靜寂的,但是因為每一個人的自性迷惑,迷而不覺,所以才會因惑而造業,自性迷於善的人,便會因動了善念而造善業,而自性迷於惡的人,則會因動了惡念而造惡業,這些善業與惡業因為皆會障礙我們的慧命,所以通通都稱為「業障」即是此意,一般人因為貪婪、嗔恨與癡迷等三毒而造了許多惡業,而信教的人卻因為供養、佈施與福無邊等三惡而造了許多的善業,所以導致這些造善惡之業之靈體,累世輪迴於生死流轉的漩渦之中而不自知,故修行人常說善念與惡念是「輪迴種」即是這個原故,
就因為如此,所以從當下開始,這些動善念造善業與動惡念造惡業的凡夫,必須從迷惑之果地而回過頭來返回自性覺悟之因地,如此才有可能找到道門,佛教徒認為覺悟就是指經由修行、證悟真理,而滅除無明、煩惱的聖者境界,但是事實上「覺悟」並不等於是「悟道」,兩者仍然是霄壤之別與天地之差,為什麼呢?因為覺悟是指世人的凡心經修行而返回了佛心或凡夫之人性經修行而修回了佛性而言,但是佛心不等於是道心,佛性也不是世人之本性,為什麼呢?因為佛心與魔心是相對待的,凡夫俗子因為有魔心才需要成佛,因為有癡迷所以才需要覺悟,這些佛心、魔心仍然都是意識覺知之人心而非道心,所以說成佛是成為一個覺者而已,並非他們已經悟出了宇宙間那唯一之真理,所以事實上「覺者」不等於是「悟者」即是此意,有人認為所謂開悟,就是指藉由定力參詳而了知有情生命之最初與最後的根源,因而導致無生解脫慧生起的一念相應過程,我們由這一段話更能證明佛教所說的開悟其實只是了知有情生命之最初與最後的根源而已,並不是說他們真的已經參透了宇宙間那唯一之真理。
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佛教徒說開悟是指藉由定力參詳而了知有情生命之最初與最後的根源,因而導致無生解脫慧生起的一念相應過程,那麼請問宇宙迄今已經一百四十五億年,而有情生命存在於宇宙之間不過幾億年而已,那麼對於有情生命存在於宇宙之前的真實宇宙實相完全陌生的人,怎麼能說他們已經真正悟道了呢?「藉由定力參詳而了知」這一句話講的是修行人禪定之現象,這跟真實宇宙的實相又有什麼任何關係呢?佛教的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一書中曾認為「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等三法印乃是聲聞乘、緣覺乘與菩薩乘等三乘學人用以印定所修證佛法正訛之標準,凡是符合此三原則的,便是佛教之正法,因為此三法印對學習佛法的人而言有如世間的印信一樣,用為證明是否真正的佛法,故稱為「法印」,他們認為一切之小乘經典皆以三法印以印定之,以証明其是否為佛所說,因此若佛教之法師所說之內容如果有不符合三法印之內涵者,那麼他所說之內容即是魔說。
佛教徒藉由三法印之內涵來檢驗與證明哪些法師所說之內容是否為佛所說的或是他們個人之知見,那麼是否就表示三法印之內容即是佛陀所悟出來並經得起檢驗的真理呢?事實上那些具有文字相的三法印內容仍然不是真理而是佛理,佛教的《緣起法》說萬事、萬物的生滅法則就稱為「緣起法」。這也可以說任何事情都脫離不了緣起法,因此《緣起法》也是佛教獨有的教理之一,此法之內涵即是說萬物的誕生不是誰創造的,而是眾緣和合而成,這是一種緣起法則,而非另外還有一個造物主,所以「緣起法」的基本原理就是「空」。因為有了緣起法,所以佛教又有了「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等「十二因緣」,我們由「三法印」與《緣起法》之內函更可以證明,釋迦牟尼佛所悟的是「佛理」而非「真理」,佛理講的是萬法的現象而非萬法之本體,所以佛理講的不是宇宙之真相而是宇宙之表相,釋迦牟尼佛為了救度眾生脫離苦海所以講述的萬法之現象源自於空,這個觀念是正確的,只是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說他講的是真理,而是後世的佛教徒誤將佛陀所說的方便之說當成真理罷了。
如果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他所說的這些三藏十二部經之內容是真理的話,那麼釋迦牟尼佛顯然尚未悟出真理來,如果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他所說的這些三藏十二部經之內容只是觀機逗教、應病予藥與契機說法的方便之說而非真理的話,那麼誤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些三藏十二部經之內容當成真理的那些活佛、上師、金剛上師、仁波切、上人、無上師、大師、法師、導師、喇嘛、尊者、禪師、祖師或大法師便是導誤後人無法悟出真理的「道之賊」,佛教徒對於「無自性」的論點是說:「無自性是事物的真實狀態,猶如行雲流水般的暢通,形相不斷地轉換,鮮活而豐富,不是任何東西可以局限的,可是當自性見生起時,猶如水結成冰,一塊一塊地相互碰撞、不相融合」;因此所謂『自性見』的生起並不會改變事物的『無自性』之基本性質,也就是說自性見只會使我們的心扭曲、蒙蔽,以為事物如自己所以為的那樣,是個別存在、孤立、單一而有實體的。這種錯誤的認知使人不自覺地認定有一個實在的自我要維護,有實在的東西可以讓人快樂或痛苦,所以也就有實在的擁有或失去;而這種錯誤的認知正是使人陷入煩惱的根本原因:因此當一個人智慧開啟,明了無自性,破除自性見,則能明了緣生緣滅的真相,不再去執取那些無法捕捉的幻象,放下即是自在,行所當行,受所當受,則心靈即呈現明覺、柔軟、開放、寧靜與喜悅的品質。」
事實上某些佛教徒所說的「中觀無自性」觀念是一種講宇宙現象變化的假理而非宇宙實相的真理,他們將宇宙的現象誤當成宇宙的真相,事實上整個宇宙的萬法皆是由性體所組合而成的,這種性體就是道體,道家稱之為炁,儒家稱之為性,科學家稱為上帝粒子或希格斯波色子,性體亦稱為天性,賦與人最初之性即稱為本性,本性中隱含了佛性與魔性,佛性就是清淨性,魔性即是污濁性,佛性與魔性未分開前不一不異,世人若是動心起念之後那麼佛性與魔性便會分開成為人心,佛性便成為覺悟心,魔性則成為癡迷心,有迷才會有覺,有魔心才有佛心,佛心與魔心皆是凡夫俗子之心,兩者合而為一即是性,性與心不一不異也,故古德有云:「未動之前心是性,已動之後性是心」即是此意,佛教徒將佛性誤當成本性事實上即是一種錯誤的解讀,佛性與魔性是相對待的,而本性則是合而為一的,本性是道心,佛性與魔性兩者皆是人心。
佛教有:「一念覺眾生是佛,一念迷佛是眾生」之偈語,佛、眾生與心三者無二,佛與眾生只是一念覺或迷之差異也,眾生因一念覺而成佛,佛因一念迷而成眾生,眾生與佛皆是無常與生滅的,只有本性才是不生不滅的,本性是真而佛性是很像本性之中的清淨、涅槃與寂靜性故稱為「真如」,本性是上蒼所賦予之本來之性,而佛性很像本性之中的清淨、涅槃與寂靜性,故才稱為「如來」,所謂「如來」即是如其本來也,「如」是相像的意思,因此如來是指很像本來,但卻不是本來,就如同「月明如晝」這一句成語一樣,月光照射大地非常明亮有如白晝一般,但畢竟月光再怎麼亮亦不能等於白晝,佛教非常強調「人人都有佛性」這一句話,但是卻刻意忽視「人人也都有魔性」這一句話,所以人人只要一念覺都能成佛,但是人人一念迷也都能成魔,此種現象猶如佛教只強調貪婪、嗔恚與癡迷這三者是三毒,而刻意忽略供養、佈施與福無邊等三者是三惡一樣,更猶如佛教只強調造惡業會障礙世人的慧命,但是卻刻意忽略了造善業也會障礙世人的慧命一樣,這都是將生滅與無常之佛性誤認為不生不滅之本性的現象。
佛教某一位法師曾經提到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這種觀念才是正確的,性是本,萬法即是萬殊,古德有云:「一本散萬殊,萬殊歸一本」,若就整個宇宙大自然來說,宇宙尚未大爆炸之前的混沌現象就是「真相」就是「本」,而宇宙大爆炸之後由那些道體所組合而成的日月星宿、銀河、黑洞、山河大地、樹木、動植物或礦物就是「假相」與「萬殊」,真相是「空」,假相是「色」,合而為一即是空,分散即成為色,色與空的本質完全一樣,故有「色空一如」之說,也才有《心經》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一段經文在啟發世人之靈性,若就人心之變化而言,性就是一本,而佛心、魔心、慈悲心、仁愛心、慈愛心、是非心、佛魔心、側隱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不忍人之心、愛慾心、同情心、分別心、比較心、執著心、貪婪心、嗔恨心、癡迷心、貢高心、我慢心、慳吝心與嫉妒心…等等的人心即是萬殊,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所說之法皆是以「治心啟蒙」為主,而不是在講「宇宙本體」,所以他所說的「萬法」是指心思造作之軌跡而非指宇宙有形物質與無形意識之總相。
「萬法唯心造」這一句話其實是許多的佛教徒錯解其意,「萬法唯心造」這一句佛典中的名句,令許多人產生了質疑,世人皆質疑我們的心真的可以創造萬物、改變萬物嗎?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一句話,並不是佛教徒所說的三界中欲界、色界、無色界(共十法界)的一切境界和事物,都是由心識所變現,也就是說一切萬象都是由心所現或隨心所變現的,因此在《大乘起信論》的經文中才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這一句話,事實上「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一句話說的沒有錯,但是大部份的佛教徒卻解讀錯誤,他的原意是說萬靈蒼生之靈體會處於三界十法界中的哪一界,皆是因為世人動心起念所造之善惡之業障所產生的,而世人一切心思之軌跡變化其實皆是意識作用之結果,所以才有後來《大乘起信論》經文中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的這一句話,因此佛教徒將「萬法」這兩個字擴大解釋為宇宙萬物,有形色大小,眼所能見,大至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海洋人、動物、身體;小至昆蟲、生物、微塵…等等萬物種種的變化現象為法之事相,而無形色大小,眼所不能見,為人的精神、思想、觀念、見解、言語、行為念頭…等等萬事種種的變化現象為法之理相,導致世人誤以為一切物質也是由心所創造出來的。
佛陀為了引導世人的靈體解脫以得到大自在,所以才在離開皇宮尋求解決之法的當中,看到那些被困於生、老、病、死、苦之民眾,因而才悟出了緣起法、四聖諦、八正道與十二因緣…等等之佛法,但是釋迦牟尼佛所理解的並非是宇宙的真相,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所說之內容才稱為佛理而不稱為真理即是此意,佛教徒將釋迦牟尼佛的佛智慧誤認為是無所不知的真智慧,其實是一種誤解,將佛性當成本性也是一種誤解,以佛被稱為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等名號來否定有上帝的存在更是一種大誤解,佛之十大名號無一不是凡間的名相,也就是說佛的這十種名號皆是在讚嘆佛是一個值得世人尊敬的大智慧者,這些稱號恰如其分,但是大智慧仍然不等於是一理悟通萬理悟徹的那種真智慧,相信釋迦牟尼佛本人對於社會上其他八萬四千法門與三千六百道門之教義內容亦無法全部瞭解,因為釋迦牟尼佛悟的是佛理,說的是佛法,所以後世學佛的弟子才會有放生、朝山、法會、濟世、救災、誦經、念佛、加持、灌頂、印心、浴佛、曬佛、繞佛、吃素、出家、朝覲、點戒疤、剃度…...等等的有為法示現於人間,真正的悟道者是不會去做這些有為法的,否則為什麼說:「率性謂之道」呢?
那麼一般的修行人悟了佛理而成為佛之後,是否就能夠得到大自在與大解脫呢?或是他們就沒有煩惱與罣礙呢?事實上其結果並沒有像佛教的教義講的那樣,反而產生了更多的煩惱與罣礙,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皆沒有悟透真理所以沒有率性而為也,佛教徒目前日常生活之中在做的那些什麼發四弘誓願、吃素、出家、唸經、放生、朝山、法會、濟世、救災、誦經、念佛、加持、灌頂、印心、浴佛、曬佛、繞佛、朝覲、點戒疤、剃度...等等有為法或乘願再來、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慈航普度…等等觀念,無一不是人心在作祟,信徒的心中根本沒有一絲絲之道心存在,這就是為什麼的一般修行人會有「佛法難聞」、「名師難遇」、「正道難求」與「中土難生」之感嘆即是此意,將假佛法誤當成真佛法當然真正的佛法就難聞,將未悟道的名師誤當成明師當然名師就難遇,將造成自己靈體墮入輪迴之邪道誤當成正道,當然正道就難求,信徒心中只有慈悲心、仁愛心、慈愛心與善心等人心毫無道心可言,當然中土就難生,「中土」者道心之隱喻也。
悟道!悟道,所悟的一定是宇宙間唯一真理的這個「道」才能稱之為「悟道」,若是修行人所悟的都是一般凡夫俗子的普通道理,那就跟真正的悟道無關,所以各宗教法門所說的那些封聖、成佛、成聖、開悟、覺悟、解悟、證悟、看到光、看到神佛、禪定、見性、明心或頭顱頂有凹洞之現象,那都不算是真正的悟道,也跟真正的悟道無關,否則他們又是悟出哪一種道呢?佛法的確可以讓世人在今世離苦得樂,但是佛法卻無法讓世人永遠都脫離生死輪迴,為什麼呢?我們看看那些每天在鑽研佛法的佛門弟子即可知道一切,他們每天都沉迷在放生、朝山、法會、濟世、救災、誦經、念佛…等等的有為法與造善業之中,那麼如此長持以往又如何能夠脫離生死輪迴呢?造善業的人不會被善報所迫而墮入生死輪迴之中嗎?每天都在做供養三寶、佈施、放生、吃素、出家、為往生者助念…等等的人,他們都自稱有無量的功德,而無量的功德若不捨棄的話,那麼,難道不會受到那些功德所障礙,而阻斷了自己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之路嗎?否則什麼是清淨心、涅槃、無染與靜寂呢?如果有一大堆福德與功德罣礙在心中的話,那麼這種心還能算是淨心、涅槃心、無染心與靜寂心嗎?
成佛是覺悟不是真悟,覺悟的人必定是一個明心見性的人,而明心見性的人才是剛剛要準備起修而已,否則又怎麼會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修行次第呢?明心見性的人所產生的是佛智慧,而格物的人所產生的是真智慧,有真智慧的人才是正式修行的開始,為什麼呢?古德有云:「心正則本立,本立則道生」,沒有真智慧的人其心是不正的,因為他們的心不是偏善便是偏惡,這種邪心是無法修身的,身都無法修又談到什麼齊家、治國與平天下呢?道心與天心才是正心,佛心、人心與魔心都不是正心,佛智慧雖然可以使世人今世離苦得樂,但是對於解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與國際間的紛爭、對抗與戰爭…等等的問題卻無法究竟,放下、看開、能捨、忍辱…等等的那些佛智慧只能解決自己心中煩惱的問題,但是卻無法解決雙方因問題所產生的仇恨、怨懟…等等問題,道是解決宇宙間所有問題唯一的鑰匙,佛法所說的放下、看開、能捨、忍辱…等等的處理方式,不但對方的仇恨、怨懟沒有辦法化解,自己還得以忍辱之心去承受,這不是一種圓滿的結果,更不是一種最究竟的處理方式,因為雙方所產生之問題只是佛弟子這一方暫時放下而已,並不是問題已經圓滿處理了,所以瞭解佛理是覺悟而非真悟,一個沒有真悟的人絕對無法產生道心,沒有道心的人絕對不可能有道行,對真理解行不能合一的人絕對不能成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