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間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世間的理雖然有千條、萬條,但是其理皆是相通的,商人經營事業賺錢有他們經營之理,農夫種菜種稻也有他們種植之理,科學家探求宇宙萬物之真相也有他們求真之理,但是在這些千條、萬條不同的理之中卻有一個地方可以將它們連結起來,這個地方就是真理,古德有云:「一理散萬殊,萬殊歸一本」,這裡所說的「一理」指的就是唯一之真理,理無道不真,理無真不立,理具有文字相與語言相,但是真卻沒有,所以「理」不是「真」,但是理與真不一不異也,合道之理即是真理,不合道之理即是假理,假理是為了勸世、濟世、度世、警世與救世之用,而真理則是為了救性之用,因此假理就是萬殊,真理就是一本,「一」不是真理,一的「本」才是真理,「本」者根源也,因為萬殊的千理、萬理等假理皆是由這個根源所散佈出去,所以任何的理只要追根究底便能找到真理,真理就是道的別稱,因為任何的理只要追根究底便能找到真理,故才有「頭頭是道」之成語,就是因為千理、萬理等假理的頭即是真理,所以所有的假理便在真理這個地方連結起來了,因為能夠連結起來,所以說世間的理其實都是相通的,若有不通滯礙難行之處,那表示我們根本還沒有找到真理。

 

   真理是解決世間一切問題的「唯一鑰匙」,所以世間任何問題有爭執與紛擾之處則是因為沒有找到真正的鑰匙之故,真理是一種陰陽融合無礙之哲理,所以單方面的委曲求全、忍辱、放下、看開、捨棄或欺壓之理都是假理而非真理,因為其結果是不圓滿的,佛理不是真理,佛理是一種靈體究竟解脫之理,儒道不是真理,儒道是一種肉身徹底了業之理,古德有云:「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句話旨在告訴世人,凡間任何事情的醞釀、爆發、擴大、轉移、延伸或惡化,皆是凡夫俗子自作自受也,高智慧之人絕對不會讓任何糾纏自己的事情在不知不覺中醞釀出來,既然事情連醞釀的機會都沒有,那麼又如何會有爾後的爆發、擴大、轉移、延伸或惡化之現象產生呢?夫妻相處之間會不會產生問題呢?夫妻相處之間當然會產生問題,為什麼呢?因為學歷、經歷、財力、能力、背景、修養、個性皆不同,愛對方的程度不同,容忍對方過失的程度也不同,當然怨恨對方的程度亦不同,因此稍有差距極易產生雙方之間的磨擦,所以「夫妻相處之道」就是解決夫妻相處問題唯一之鑰匙,夫妻相處之間若沒有以這一把鑰匙來打開雙方之癥結,那麼雙方的感情是絕對無法究竟圓滿的。

 

   我們看到社會上許多結婚數十年的老夫老妻在一生之中沒有吵過架,當記者訪問他們兩者到底是如何相處才能如此美滿的時候,通常受委屈的那一方就會回答記者說:「凡事多讓他一點就好了」,那麼聽他這樣回答之後,我們再仔細的想一想他們的夫妻相處到底是否圓滿呢?其實在這種狀況之下,夫妻相處仍然是不圓滿的,為什麼呢?因為這種情形就是受委屈的那一方,因為不忍家庭破裂或吵吵鬧鬧,也不忍讓子女看到父母爭吵的難堪情形,故忍耐下來獨自承受,但是事實上他們的夫妻相處仍然是不圓滿的,也是不符合夫妻相處之道的,我們常常聽到一些朋友在私底下咒罵配偶,甚至於希望對方早一點死,所以夫妻相處是否圓滿無礙不是光看表相有沒有吵架或鬥嘴而已,而是要雙方在內心之中誠心誠意相互的配合,而且任何其中之一方對於配偶的一切作為皆能尊重毫無任何的怨言,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因為惟有如此才是真正的圓滿。

 

   夫妻雙方相處是否圓滿,那是要雙方同時都能感受到圓滿才算是,而不是說像佛教徒所說的那種委曲求全、忍辱、放下、看開之方式,因為這種相處方式是佛理不是道,佛理是單方面的退讓,而道則是雙方在各方面都能充分的配合與圓滿融恰,所以道是無漏的而佛理是有漏的,我們社會上所有的夫妻相處其實都是自作自受,會圓滿或是會衝突完全操之在己,因此任何的夫妻相處問題都不值得羨慕,當然也不值得同情,因為那都是在面對夫妻雙方因果顯現的時候,雙方處理之結果,家暴問題一般人皆認為是對他人使用暴力者的過失,事實上這都是一種無知的觀點,家暴是「果」不是「因」,要瞭解家暴之真相要先知道家暴的因才會瞭解為什麼會產生家暴這種果出來,很多妻子非常喜歡嘮叨,一點點的小事情可以嘮叨一輩子,哪一個丈夫受得了呢?丈夫揮拳打太太,一般人皆認為這是丈夫的錯,事實上妻子對丈夫嘮叨對丈夫所產生之傷害,遠比妻子被丈夫毆打所受的傷害還要大好幾萬倍,但是一般人看事情只知道果而不知道因,所以才會稱為無明,萬一被毆打的妻子又跑到警察局報案說她被家暴或是去申請保護令限制丈夫的行動,如此導因為果的話,那不是更增加雙方之間的怨懟嗎?所以事實上社會上的許多問題,如果眾生能瞭解前因後果,其實沒有一件是值得同情的。

 

   政治問題也是如此,政治問題其實都是官員、民意代表與老百姓自作自受,根本不值得同情,官員、民意代表與老百姓每一個人都是自私自利,官員為了下一次選舉能夠繼續執政,因此拿公帑做人情,到處討好民意代表與老百姓,民意代表也為了下一次選舉能繼續當選,不但在選舉的時候亂開支票,也在平時的時候為一大堆違法犯紀的老百姓關說護航,而老百姓有任何的天然與人為之災害一方面又要政府補助自己,一方面又要反對政府補助他人,這都是自私自利的典型例子,所以政局會亂、抗爭會多、百姓會苦、國庫會空虛那是必然的結果,不是一種偶然的現象,颱風來臨時老百姓應要去買災區受損之蔬菜,因此造成市場上該種蔬菜的物價上漲,然後再去向政府抗議物價上漲,這不是胡鬧嗎?誰說一定要去買或去吃那些漲價的蔬菜呢?所以物價上漲根本是一種假相,那都是老百姓自己造成的,想買想吃的人不可以嫌物品價格高,若嫌物品價格高,根本不要去買或去吃,因為老百姓只考慮自己的立場,不去考慮他人的處境,一方面想要享受物品之美味,一方面又想要以低廉的價格來獲得,這是一種標準的貪婪人性,更是社會動盪的原因之一。

 

   有的社會團體打著「還政於民」的口號,到處在製造社會不安,這是政治奪權的卑劣手法之一,還政於民到底是還什麼政給什麼民呢?「民」是指哪一種民呢?只有他們才是民,其他的老百姓不是民嗎?老百姓能執政嗎?他們有執政經驗或處理政治危機之能力嗎?事實上自從「民主」這種錯誤的思維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全世界人民悲慘的命運就開始了,為了爭民主每一個國家無不造成無數生命與財產之損失,但是自從成立民主制度的國家之後,這些民主國家每一國莫不是被政黨的爭權奪利攪的烏煙瘴氣,連自稱最民主的美國也是如此,這是一種必然之結果,民主制度實施越久,國家越無法安定,這是政治制度使然,除非徹底廢棄這種錯誤思維,否則老百姓想過好日子那是緣木求魚,求名、求利、貪婪、無明、缺乏智慧都是人性,想爭權奪利就要參加選舉,想當選就要參加政黨或營造個人之勢力,想營造個人之勢力則必須以各種方法製造個人財富、滲透各民間社團、給選民小利或結黨結派,等到當選之後再利用政治勢力以合法掩護非法,如此惡性循環,國家、社會焉有不亂之理呢?

 

   每一次選舉候選人不管當選與否都要花費大量的金錢,而一個真正清廉的人他再有錢能經得起多次的選舉嗎?當然不可能,那麼這些連選或連任好幾屆的官員與民意代表,他們的錢是從哪裡來的呢?有的人說從政治獻金來的,但是提供政治獻金的人他們若無利可圖,他們為什麼會提供政治獻金給候選人呢?候選人若不做任何的政治承諾或利益交換,他們敢拿別人的政治獻金嗎?當然之後雙方若無利益輸送則下一次還有機會參選嗎?百姓希望民意代表為他們的事情,去向政府官員關說,如果事情是合法或上得了檯面的,那還需要民意代表為他們去關說嗎?但是不論民意代表向官員關說是否成功,都會造成政治方面之災難,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若是民意代表向官員關說不成功的話,那麼民意代表沒有面子他們會善罷干休嗎?當然不會,所以在議場上許多質詢、侮辱官員、惡性抗爭或杯葛於焉產生矣,但若是民意代表向官員關說成功的話,那麼多少不公不正的人事案件、投資案件、司法案件與工程案件就會滋生出來,每一個民意代表一天關說一、二件案件,累積數十年下來,那麼有多少的民怨、多少的不法、多少的卑鄙齷齪事情在侵蝕這個社會呢?那就不言可喻了。

 

   但是民意代表可以不為選民的各種事情去關說嗎?當然不能,因為他們還想要繼續選舉去享受那些權勢,所以他們不能將選票與金錢往門外推,那麼老百姓一定要找民意代表去向官員關說嗎?當然需要,因為關說之事情若是合法、若無利益那麼又何必找民意代表去為他們去關說呢?所以這是環環相扣的,因此政治會亂是必然的結果而不是偶然的現象,老百姓他們自己若是還會為政局的紛紛擾擾而擔憂的話,那是老百姓自己的無知,因為他們自己真相看不出來所以才會被政局紛擾的這種假相所迷惑也,事實上這一切都是百姓自作自受、自造自化,別人有事情需要處理的時候會請民意代表去向政府官員關說,難道我們自己有事情的時候都沒有請民意代表去向政府官員關說嗎?所以說,別人請民意代表去關說會傷害我們,而我們請民意代表去關說當然也會傷害別人,如此關說來、關說去,那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在自作自受與自造自化又是什麼呢?人類最大的悲哀就是無知,無知的人經常會做一些傻事來自己害自己,不是嗎?

 

   政治問題雖然可以妥協但是卻難以化解,為什麼呢?因為政治人物每一個人莫不是貪名、貪利、貪權、貪勢、貪色之徒,因此目前有名、有利、有權、有勢或有色的人他們絕對不願意放,而無名、無利、無權、無勢或無色的人卻個個想要爭,所以處優勢的一方會想盡各種手段向對方步步逼近,而居於劣勢的一方則會寸土不讓直到瓦解再重新結合其他勢力東山再起,那麼他們在什麼時候雙方才可以妥協呢?就是在有利益可以分享而卻無任何一方有能力獨吞的時候,或是勢力相當並且頂牛,非妥協無法解套時,政治勢力鬥爭、對抗的領域是凡間最齷齪、卑鄙、無恥、貪婪、狠毒與無明的區塊,全世界之動亂不安無一不是政治人物在作祟,政治之黑手可以伸入教育、人事、經濟、司法、藝術、農業、工業、科學、銀行、交通、旅遊、建築、福利、體育等等所有的領域,所以政治人物與熱衷政治的人其一生所造的善惡之業障,比任何人都還多,因此他們的靈體也最不容易獲得究竟解脫。

 

   為什麼說政治人物與熱衷政治的人其一生所造的善惡之業障,比任何人都還多呢?道理很簡單,心不正也,所以做任何的事不是在造善業,便是在造惡業,因此累世就會為了償還自己所造的這些善惡之業障而無法脫離輪迴,心不偏善亦不偏正才能稱為心正,偏善與偏惡之心是邪心也是假心,而心正之心才是正心與真心,偏善之心是偏善的邪心,而偏惡之心則是偏惡之邪心,「邪」者是斜字之隱喻也,斜就是歪,「歪」字正是由「不」與「正」等兩字所組合而成的,故心邪的人即是心不正的人,而政治人物與熱衷政治的人,他們的心若是正則不可能會有政敵,有政敵的人都會誤以為自己才是正的,而對方都是邪的,那麼當雙方都有這種看法的時候,那麼誰能認定他們兩者何者是正?何者又是邪呢?這正是標準的陰陽兩種極端,故宗教界才會稱之為「兩端」,因為陽這一部份會視陰那一部份為異端,當然陰那一部份也會視陽這一部份為異端,所以政爭、糾紛、對抗於焉滋生也,接下來當然家庭、社會、種族、膚色、國家與國際之間亦會被這些政治人物與熱衷政治的人攪得紛紛擾擾無法平安,那麼大家認為這些政治人物與熱衷政治的人,他們在一生當中會造多少的善惡之業障呢?事實上他們所造的善惡之業障與被他們所影響的人不可計數也。

 

   目前社會上有許多的工會與人民團體之組織,參與工會與人民團體這些組織的人,一定認為參加這些組織非常好,一方面是因為職業、興趣、理念皆相同,所以應該團結起來捍衛自己的權益,表面上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實際上這些工會與人民團體組織之成員卻會因為與老闆、政府或其他社團的成員因為認知之不同而產生紛爭,社會與國家便會因此而永無寧日,注重生態環保之團體會將生態環保之理念無限上綱,醉心於營利的工商業界會將發展經濟、促進產業與繁榮地方之理念無限上綱,而政府官員則會以有利於自己政績與未來永續執政為考量重點,各方面的人馬都會以為他們自己的理念是最重要的,因此會想辦法排除自己理念達成之所有障礙,但是問題來了,如果各方都堅持己見的話,那麼只有兩種情況會產生,一方面就是「形成僵局」,另一方面就是「造成衝突」,這兩種情況都是一些無知的人所造成的,這些無知的人包括博士、高官、專家、學者、民意代表、政黨領袖等等皆是,所以說世界上大部份的人都因為只有「知識」而缺乏「智慧」,故才會讓娑婆世界變成如此的紛亂與不安。

 

   何謂「知識」?又何謂「智慧」呢?將事物之表相誤當成事物之實相的粗淺看法稱為「知」,也就是目前全世界所有具文字相與語言相的教科書、參考書、理論、原則、定義或宗教的經典、教義之內容都是「知的範圍」,那麼何謂「識」呢?凡是遇到任何的事或物以自己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與意識等識去直接做粗淺之反應與抉擇者,皆稱為「識」,所以整句「知識」的意思就是說只瞭解宇宙間萬事與萬物之表相或假相,而不瞭解宇宙間萬事與萬物之實相或真相的人,他們遇到任何的境遇均以這些錯誤的知見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直接粗淺反應,這些所得之資訊通通都稱為知識,因此目前全世界所有具文字相與語言相的資訊全部都是知識,因此若只懂得這些假知識而不知道實相者,不管他們的學歷是碩士、博士或超博士,也不管他們的職稱是教授、學者、專家或部會首長,也不管他們領的是諾貝爾獎或什麼殊榮都稱為「無知」,而智慧的「智」就是指能參透宇宙間萬事與萬物之真相的能力,而智慧的「慧」就是指在各種糾紛、衝突與選擇之中能抉擇出一種最圓滿而且沒有任何爭議的處理方案之能力,世間上所有的衝突皆是由那些只有知識而無智慧的人所挑起來的,但卻必須由具有高度智慧的人才能真正的化解於無形。

 

   權謀、手段、協調、放下、看開、忍耐、計策等等都不是解決糾紛的真正鑰匙,那只是暫時停止紛爭的權宜措施,問題仍然存在,就如同目前社會上所聽到的那些九二共識、藍綠和解、協商制度、契約書、和解書、道歉啟事等等的處理方式即是如此,但是原來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雙方的怨氣仍然沒有化消、自己錯誤的觀念、知見仍然存在,古德有云:「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確如此,有智慧的人將任何已經發生之事情化為無形,沒有智慧的人則拿了一大堆不必要的煩事、俗事與雜事來困擾自己,有些民間社團的成員非常喜歡抗爭,好像這些團體之中的人怨氣都很深,事實上那些人都是標準的無知與無明,世間其實是最公平的,但是有人會質疑說如果世界真的很公平的話,那麼,為什麼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他們的心中為什麼都有很多的怨言呢?事實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只看到今世自己所接受的一切所有不公平的惡果,但是他們卻看不到自己前世所造的那些惡因,宇宙中所有事情之發生,因為有其因才會有其果,有其果則必定會有其因,而這些「因」與「果」其實都是自己累世或今世自作自受與自造自化之結果,所以非常的公平,故每一個人皆應該勇於去承受。

 

   如果這些「因」與「果」不是自己累世或今世自作自受與自造自化所產生,而是別人加諸於我們身上的,那麼便會有兩種違反天律的現象產生,第一、整個宇宙之間根本就沒有一個公正無私與大公至正的上帝,所有的人作任何的惡事或造任何的業障都不會下地獄或受到上帝的審判,第二、所有的人都不用修行,因為修行到最後也無法得到大自在與大解脫,因為再怎麼修行仍然無法脫離痛苦,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些痛苦都是別人加諸於我們身上的,我們再怎麼努力,別人仍然會給我們帶來痛苦,如果真的是如此的話,那麼世人又何須修行呢?修也是痛苦,不修也是痛苦,其苦的結果若都一樣,那麼世人又為什麼需要修行呢?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上帝不是別人正是我們自己,所謂「上帝的審判」就是自作自受與自造自化的因果報應,為什麼我們自己就是上帝呢?因為整個宇宙大自然就是上帝,整個宇宙之間的萬靈、萬物與萬象無一不是由上帝粒子這個萬物之源所組合而成的,而我們萬靈蒼生正是其中的一份子,因此上帝並不是他人,而正是我們自己本身,所以我們其實就是造化,造化其實就是我們本身,因為每一個人都是自造自化,故稱為造化。

 

   那麼「造化」這兩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所謂「造」者係指我們自己意識與行為造作之軌跡,所謂「化」者係指因為我們自己意識與行為之軌跡的造作所產生之一切有形之改變與無形之影響而言,換一句話來說即「造是因,化是果」,這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思維決定行為,行為產生習性,習性養成習慣,習慣塑造個性,個性影響命運」這一句話,更是佛教「萬法唯心造」這一句話具體之顯現,一個不動心起念的人,他們就不會動善念、造善業或去輪迴受善報,當然他們也不會動惡念、造惡業或輪迴去受惡報,那麼他們的苦又從何來呢?因此世間所有人的痛苦其實都是自己造成的,例如當自己的家中有至親之人意外過世,有的人以平常心淡然處之,所以他們就不會感覺到痛苦,但是有的人不但哭得死去活來、糾眾抗爭、抬棺遊行示威、辱罵政府官員,甚至於還因為看不開而自殺,這些心中的痛苦不都是因為他們自己不瞭解因果的定律、生死的假相與宇宙真相的結果嗎?他們什麼時候能參透這些哲理,那麼他們就什麼時候脫離痛苦得到大自在與大解脫,如果參不透,則痛苦之心結便會累世跟隨他們輪迴。

 

   習氣與業障會藏伏在如來藏識中跟著萬靈蒼生之靈體輪迴,這兩樣東西都是種子,所以會遇境而發,一發就不可收拾,所以世人修行之重點即是除去習氣與業障這兩樣東西,除去習氣就稱為「究竟解脫」,除去業障就稱為「徹底了業」,累世自己所造的因果業障若不去除,那麼就無法徹底了業,自心若不清淨的話,則靈體便無法解脫,兩者缺一即不能究竟,世間的理都是相通的,真理這一理若是能悟通的話,那麼世間其他的千理萬理便能悟徹,一個真理已經悟透的人,他們的心中不會有任何的痛苦,因此心中會感覺到痛苦的人事實上都是凡夫俗子自找的,所謂「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一句話即是此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素還真 的頭像
    素還真

    無上大道 部落格

    素還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